找到相关内容530篇,用时4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南京毗卢寺

    介绍太虚与国府各相关部门大员谭组安、蔡元培、薛笃弼、李烈钧、张静江等人协商具体办法,还亲自捐献三百元。太虚在这次与蒋介石的建言中,明确提出“拟设筹备处于毗卢寺”18。而蒋介石在为太虚所写的介绍函中说:...

    何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32167992.html
  • 深圳弘法寺管理制度(修正版)

    等执事,由住持(方丈)按照丛林请职制度和协商原则,定期任命、晋升序职人员,任免列职人员。凡本寺执事,无论职务高低,乃常住之纲维,众僧之楷模,应不失大众所望,务须忠于职守,公正无私,处处以身作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3968906.html
  • 中国寺产流失的法律分析——以法源寺为调查研究个案(2)

    协商或招标、拍卖、挂牌交易的方式确定受权人并与受权人缔结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受权人享有的具体权益得到土地使用权合同的明确界定,国家需遵守合同中的协助履行和不干涉义务,国家若没有公共利益的正当理由,...关于寺庙、道观房屋产权归属问题的请示报告〉》第4条规定征用教产经宗教局批准同意,与宗教团体协商“的原则;参见曹志:“宗教教职人员备案程序分析”,2007年在重庆宗教与法治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9]...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00369210.html
  • 星云大师与赵朴老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Beijing Chian和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ai pei。设想虽然周到,但依旧曲折重重,多次协商濒于破裂。多亏在...

    满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1969455.html
  • 僧兵研究

    协商。假如两个团体都同意,然后再由寺院决定是否允许比赛的举行,如果寺院也决定了,两个俱乐部便根据各寺院的建议,选定比赛的时间和场地,并从两个组织中的僧兵里挑出裁判。  僧兵们穿着最好的衣服来到比赛场地。...

    梅·高尔斯坦 撰文 黄维忠 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270523.html
  • 佛教慈善事业的一个范例

    儒家思想的宽容多元精神。一九五七至五八年,基本教义派企图在人民协商大会上,把伊斯兰定为国教,因只占国会43%而不获通过。激进基本教义派鼓噪无力,人数极少,引不起亲主流派的  -------------...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1170803.html
  • 佛教界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访谈录

    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等方面,人民政协起到很大作用。李瑞环主席在报告中说,政协有二万件提案,一万件提案得到了采纳,内容涵盖民族、宗教、教育、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我感到当上政协委员是件光荣的事,责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571415.html
  • 茶艺·茶道·茶文化

    ——“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3771588.html
  •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

    神、民族、家庭等传统价值来构筑其共同体,并且用种族的图腾和地域的防线来确保其营地的封闭性。这些认同是抗拒性的,它们很少沟通,它们除了为自己的特殊利益和价值而抗争、协商外,从不与国家沟通。而规划性认同则...

    李向平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2373840.html
  • 金刚上师达真堪布略传

    用了四天的时间,单独传给了当时仅有的一百多位堪布们。法王对他们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堪布讲学期间,朗措玛寺僧众多次强烈请求他回寺院任主持,但是,当时五明佛学院不同意他离开。经过多次协商,最后经法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91477173.html